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知识详情
如何提升宝宝的自知自省能力
自省是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情绪情感、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调节的能力。对于婴幼儿来说,自知自省智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行为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评价包括掌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对自己进行评价,以及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则包括活动的起始和终止、活动的转移和变换,心理过程的加速和减缓、加强或削弱,以及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和校正等方面。
从婴幼儿期开始,妈妈就可以着手提升宝宝的自知自省能力了。
1岁左右,妈妈就可以开始引导宝宝逐渐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了。妈妈可以在宝宝精力较旺盛的时候,一边指着宝宝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清楚而缓慢地说出相应名称,如果能以有韵律的诗歌的形式说出来就更好了。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教宝宝,比如,妈妈先指着自己的嘴:“妈妈的嘴巴在这里。”而后手指在宝宝面前画大圈:“宝宝的嘴巴在哪里?在哪里?”可以重复问几遍以增加宝宝的注意力和兴趣,最后快速地指向宝宝的嘴:“在这里!”
1岁之前的婴幼儿并不知道外在事物和他的关系,也不能将自己和外在的事物加以区分。妈妈可以通过强化偶然关系来加强宝宝的理解。例如,宝宝无意中碰到玩具车,小车就向前走了,宝宝由此隐约感觉到了自己的动作的力量和结果,但还不能确信。妈妈就可以趁机肯定并强化宝宝的这种认识,拿着宝宝的小手再去有意识地碰小车,然后和宝宝一起观察小车向前移动,并配合言语和眼神的交流,告诉宝宝:“你的手一碰,小汽车就走了。”多反复几次,婴幼儿就会自然地将自己的动作和小车的移动联系起来了。
掌握“我”字,是婴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妈妈要做的是,引导宝宝在确认自我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和他人的关系。可以从家庭成员开始,除经常接触的人外,有合适的机会,也向他介绍其他亲属,并耐心地向他讲解这些亲属和宝宝是怎样的关系。同时,在公共场合,也应该引导宝宝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要让宝宝知道,他并不是在一切场合都是中心人物,以此来对他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和转换的初步训练。
到了3岁左右,婴幼儿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如开始学会区分“愿意”和“应该”之间的区别。但总体来说,这时,要求婴幼儿对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还比较难,某种意义上讲,这对成人来说也并非易事。不过,妈妈可以通过自己耐心细致的观察,适当地引导宝宝逐步了解他自身的优缺点、强弱项。但决不要给婴幼儿“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我有好多好多的缺点”等感觉。
在培养婴幼儿的自知自省能力方面,日记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好方法。宝宝还不会写字,妈妈不妨引导他“画”日记,把每天发生的宝宝记忆最深刻的事情画下来。持之以恒,定有收获。
做计划一天、一周,或是一次郊游之前,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对当天、当周,或是郊游过程中要做些什么进行一个大致的计划。这样,有利于培养婴幼儿计划并调整自我行为与活动的能力。
父母还可以引导宝宝给他自己订立一些力所能及的目标,并思考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宝宝都要做哪些努力,需要得到来自谁的什么样的帮助,等等。这些对发展婴幼儿的自知自省能力也都非常有益。
摘自《0-3岁,孩子最佳的培养期》 作者:徐玉怀
相关知识
大泡泡、小泡泡,宝宝快来追泡泡

大泡泡、小泡泡,宝宝快来追泡泡

宝1岁3个月        1155

女性小便后到底该不该用纸巾擦

女性小便后到底该不该用纸巾擦

备孕 好孕指南        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