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知识详情
宝宝感受自我的训练方法

自知智慧是一种坚毅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的人,很善于把仅有的东西,不断地扩大充实,走出绚烂的未来。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师等都具有较强的自知智慧。自知智慧优秀的宝宝,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有较高的道德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是学业与人生道路上最终获得成功的人。
父母对宝宝的影响最大。宝宝的心理还不成熟,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就是身边的大人对他的看法,经常说宝宝好聪明,宝宝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相反宝宝会认为自己是个很没有能力的人。让宝宝拥有成功的自信,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拥有自知的智慧,父母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
训练宝宝认识自己的外形
宝宝的自知智慧始于对自己外在特征的认知。3~5岁的宝宝已经明确了自我的存在,知道自己有眼睛、嘴巴等;自己会有饥饿感等。这一阶段的宝宝仍需要深化对自己外在特点的认识,在生活中,父母通过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外形:
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
在宝宝照镜子时,父母问:“宝宝最喜欢你的哪一部分呢?”“为什么?哦,是宝宝的眼睛大而漂亮!我觉得宝宝的耳朵挺好看的。”使宝宝意识到身体的每个部分;
在陪宝宝睡觉的时候,抚摸和按摩宝宝身体的同时让宝宝说出自己身体的名称,包括:胳膊、腿、肚脐、膝盖等及其他更为细节的部位;
和宝宝随意地谈论“喜欢穿什么外套?蓝色的是吗?和宝宝的鞋子很配套啊!”
认识宝宝的影子,3岁的时候,宝宝很难理解自己的影子,指着自己的影子,追着影子试图踩,父母可以和宝宝互相踩对方的影子,让宝宝在追逐中逐渐明白影子是每个人都有的,影子的出现是因为身体挡住了光的原因。
教宝宝认识自己的名字
名字是宝宝重要的组成部分,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可以尽量教给宝宝自己名字的写法,让宝宝懂得自己有名字,让宝宝知道为什么父母给自己起这样的名字,让宝宝喜欢接受自己的名字。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是宝宝认识自我存在的开始,也是宝宝认识物我关系的开始。
让宝宝体会自己在成长
让宝宝知道自己在长大,让他明白要听话,要懂事,为什么要听话要懂事?
在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和宝宝聊天:“宝宝长高了,宝宝的手掌也比以前的大多了,还有小脚也大了。”这样的谈话使宝宝意识到自己是在不断长大,不断变化。
记录宝宝的身高和体重,让宝宝看到自己在长高,父母可以在墙上划出宝宝的身高,一段时间后让宝宝比一比“宝宝长高了吗?宝宝是大人了!”
保存宝宝的手印和脚印,把宝宝的手印和脚印印在一张白纸上,半年之后让宝宝在上面比一比“宝宝的手掌变大了,宝宝的脚丫变大了,宝宝长大了!”
在宝宝不断地感知自己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向宝宝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要比单纯的说教要求宝宝听话更有意义!
帮助宝宝识别自我的情绪
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形成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宝宝的生理发展的限制,常常意识不到,这时需要父母给予及时地指导,提醒宝宝要控制自己。在日常中要让宝宝去识别不同的情绪。
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对电视中的人物情绪进行评价,认识不同的情绪:“高兴”、“悲伤“难过”等等,让宝宝来说为什么会这样。
当宝宝和父母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问宝宝:“今天快乐吗?”“宝宝今天在幼儿园生气了,为什么呢?”
让宝宝明白宝宝有自己的情绪,父母也有自己的情绪。当父母有情绪反应的时候,应告诉宝宝“爸爸生气了……”、“因为外婆病了,妈妈今天很难过”。
教会宝宝适当调控自己的情绪,如当宝宝高兴得难以控制的时候,提醒宝宝注意安全,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当宝宝大哭的时候,要提醒宝宝这样是不对的,有什么事应和爸爸商量;一般情况下,宝宝都可以在父母的教育下缓解极端情绪。
照镜子游戏
宝宝和父母面对面坐好。家长做出夸张的喜怒哀乐的表情,要求宝宝要快速地模仿。
游戏结束后,和宝宝谈论“宝宝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哭的话题”。父母可以适当告诉宝宝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如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和小洋娃娃对话,高兴的时候可以唱歌……
 摘自《0-6岁育儿经大全集》 作者:静涛
   

相关知识
解析子宫前后位与受孕的关系

解析子宫前后位与受孕的关系

备孕 备孕攻略        20354

快两岁孩子拒绝新鲜事物是没安全感吗?

快两岁孩子拒绝新鲜事物是没安全感吗?

宝1岁11个月        1282

假的:没过35岁,卵巢功能都很强

假的:没过35岁,卵巢功能都很强

备孕38天        1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