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知识详情
4~6个月的宝宝睡觉不规律,影响宝宝健康

宝宝睡眠的程度不是均匀一致的,而是深浅睡眠交替的过程,在睡觉时,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哭闹、躁动等睡眠不宁的现象。
一般来讲,4个月以后的宝宝夜间一般可以睡8~10个小时,而且白天还要睡觉。但是,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宝宝进食、休息的时间安排宝宝入睡。
白天玩晚上睡,拥有时间观
这段时期的宝宝应养成晚上睡眠多、白天睡眠少的习惯。如果让宝宝没有昼夜的时间观念,在以后就很难再改过来。因此父母可以在宝宝晚上入睡前半小时内,营造宁静的氛围,可以安静地给宝宝讲故事,听舒缓的音乐,尽量减少噪音和光线干扰。睡前最好洗澡,有助宝宝入睡。
睡着睡着又突然睡不好了
若宝宝睡觉一直特别规律化,可是最近突然变得不规律了,昼夜颠倒、入睡哭闹,妈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生理性因素:常见的饥饿、口渴、过饱、生活环境改变、与妈妈分离等,或者是白天活动过度、受父母失眠、晚睡的生活习惯影响等。这些情况下父母可以在宝宝入睡前轻轻抚摸、拥抱他,这样能够使宝宝的睡眠障碍得到较好的改善。
2.病理性睡眠障碍:佝偻病、肠痉挛、感冒发热、鼻炎等病症,易引起宝宝睡眠障碍,病理性障碍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宝宝做相应的治疗。
宝宝趴睡危险多
宝宝睡觉的时候,父母们应该注意防止宝宝趴睡,更应该注意的是平时不习惯趴睡的宝宝,更不该让他有趴睡的机会,因为刚改为趴睡的宝宝死于婴儿猝死的概率不小。
小心宝宝掉下床
宝宝渐渐长大了,变得活泼好动了,尽管他小小的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可也已经知道摆动身体了。在床上睡觉的宝宝突然掉下床来,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宝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各种危险的辨别能力较弱,再加上自身运动功能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床上玩耍的时候,就很容易坠床。
2.爸爸妈妈低估了宝宝的运动能力,玩耍是宝宝最乐于尝试的事情,只要宝宝已经开始能一侧翻身了,就无形中有了坠床的隐患。
3.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安全存在侥幸心理。爸爸妈妈每天都和宝宝形影不离,是最熟悉宝宝的人,因而对他的运动特征、生活习惯、个性都比较了解,因此在照顾宝宝或者因事突然离开时,看到宝宝在睡觉就有着过度放心的心理,从而让爸爸妈妈疏于防范。
4.爸爸妈妈没有充分认识到坠床的危险。坠床给宝宝带来的伤害包括直接创伤和心理创伤两方面。直接创伤主要指皮肤、肌肉损伤、关节和骨骼损伤、脑组织损伤等。心理创伤主要指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剧变、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
宝宝坠床应对策略
1.宝宝摔下床后通常会大哭,但这往往是没有大问题的一种表现。不过还是要观察宝宝有无呕吐、嗜睡、意识迷糊等情况,如稍后即恢复常态、一逗就笑、游戏正常,那就没事。
另外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宝宝坠床后至少观察24个小时,在此期间宝宝没有异常表现方可解除警报。
2.如果确定宝宝是头部着地,尤其是后脑勺先着地时,爸爸妈妈需特别重视。
当宝宝出现高声哭叫、睡觉不醒、呕吐、非常兴奋、四肢肌肉紧张、牙关紧闭、斜视等任何一个表现时,都需立即送往医院,看是否存在颅脑损伤。
当宝宝出现四肢活动不对称、触及肢体或关节时出现哭闹或痛苦表情时,需警惕是否伴有关节、骨骼或脏器损伤,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妙招杜绝坠床发生
爸爸妈妈首先要端正思想,多留心,多警惕,别存侥幸心理。在宝宝的睡床旁边要安置围栏,旁边不要放置任何危险物品,床栏的插销安装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宝宝在玩耍时无意将插销打开而坠床。
床要稳当牢固,高度最好小于50厘米,这样即使掉下来,宝宝也不致摔得太重。可以在床边的地面上铺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物品,如海绵垫、棉垫、厚毛毯等,即便宝宝坠床了,也不会出现严重损伤。
及时抚慰坠床宝宝
宝宝坠床的整个过程在时间上来看往往只是一瞬间,但是宝宝很容易因受到惊吓而高声急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安慰,宝宝很容易产生情绪易变、恐惧、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
当宝宝发生坠床时,妈妈应及时抱起宝宝,用手安抚宝宝的身体,温柔地跟宝宝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
 摘自《0-3岁,聪明宝宝早教、喂养、护理一本全》 作者:王琪
    


相关知识
儿童夜间啼哭和季节性疾病要就医吗

儿童夜间啼哭和季节性疾病要就医吗

宝1岁7个月        8443

妈妈课堂:给宝宝补钙的十三个建议

妈妈课堂:给宝宝补钙的十三个建议

宝8个月        79020

简笔画--画有益健康的绿叶蔬菜

简笔画--画有益健康的绿叶蔬菜

宝1岁10个月        580

儿科医生带你了解儿童铅中毒这回事

儿科医生带你了解儿童铅中毒这回事

宝8个月        6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