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曾有新闻报道,一对父母给发烧的2岁儿子用酒精擦拭身体,企图用这种方法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结果导致孩子中毒身亡。
殊不知,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错误育儿方法,比如给孩子剪睫毛为了让睫毛更长、半夜叫醒孩子喂奶把尿、孩子稍有异常就补钙……这些行为不但给不了孩子任何好处,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各种伤害。
小编整理了那些信以为真的育儿谣言,年轻爸妈们千万别信错了哦~
谣言一:捏鼻能使鼻子变挺
正解:鼻梁的高低是由遗传因素、发育速度、早期的营养、鼻外伤等因素决定的,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根据证实经常捏提鼻骨可以让鼻子变挺,为宝宝捏鼻梁只是大人们的心理因素在作祟,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
谣言二:剪睫毛使睫毛变长
正解:睫毛的长短、浓密与否,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关。睫毛可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剪掉睫毛,孩子眼睛容易受伤。
让孩子的睫毛自然生长。
谣言三:母乳抹脸能使孩子皮肤嫩白
正解:乳汁腐坏后细菌很容易从侵入皮肤,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
婴儿脸部不干燥的话不用涂抹任何东西,如果要用,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谣言四:用酒精给孩子擦身可降温
正解:孩子皮肤非常稚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需要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
谣言五: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
正解: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
了解孩子的冷热状况,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谣言六: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正解: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某一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之后加辅食,至少母乳喂养至1周岁。
谣言七:经常用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学会走路
正解: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都违背婴儿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走路。
谣言八: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
正解: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
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谣言九:喝葡萄糖水去黄疸
正解:对于婴儿黄疸,需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进而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体内的能量供给维持在一定范围,排便量不会增加,因此不利新生儿退黄。
母乳喂养者可通过增加喂奶次数,多晒太阳,让黄疸自行代谢,如果还是很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宝1个月 246793
宝8个月 42589
宝11个月 2755
育儿 宝宝出生200天 22756
宝1岁9个月 14637
0-3个月 人工喂养
7-12个月 智力开发
4-6个月 微量元素
0-3个月 母乳喂养
4-6个月 婴儿护理
0-1岁 配方奶粉
7-12个月 婴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