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我心里不时有个疑惑,为什么在家庭关系中,经常听到婆媳之间的冲突,较少听闻女婿与丈母娘相处的问题?我相信婆媳冲突,是个“一山不容二虎”的问题。男性的竞争场所一般都在外,君不见男士们在工作领域一样争个你死我活吗?既然各有山头,女婿与丈母娘用不着太多的“无谓之争”。而女性的竞争多在家里,自然而然衍生出了婆媳的各种问题。
从前的社会长幼有序,婆婆的地位比媳妇高,她才是家中的女主人;媳妇的美德亦在于孝顺家姑、听话从命,这种伦理纲法分布清晰,当家人出现冲突或分歧时,可透过长幼秩序疏解。但今天的社会已经大大不同了,小家庭的兴起,令媳妇觉得自己才是家中的女主人,婆婆非但失去昔日的权力,有时甚至需要倒过来自己照顾儿媳妇,儿媳妇自然认为婆婆应该知情识趣,要懂得尊重自己。可惜老人家不一定适应这种时代转变,即使她不再期望像往昔般拥有长辈的权威,但亦不能接纳自己被推向家庭的边缘,不能参与家中的决定;活像一个局外人,自然不是味儿。婆婆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忧,而是希望能参与家中事务,奉献一己之长。祖辈最常争取的领域,便是孙儿的照顾。
遇上教养问题,两代母亲就会短兵相接。现代母亲不满婆婆的古老育儿法,嫌不够卫生、不够科学,更有宠坏孩子之嫌。婆婆内心可委屈呢,儿媳妇不但不欣赏她的劬劳,且否定自己多年来的育儿经验,心想着自己曾把一个个孩子抚养成人,巴不得贡献所有心得和百般武艺,无奈儿媳妇不领情,有苦自己知。那边厢媳妇又气得一头烟,婆婆不合理,又固执,不知如何沟通,惟有向丈夫申诉那堆不敢向婆婆表达的感受,令自己好过点,二来希望丈夫向婆婆说明事理。谁知事与愿违,丈夫没有同理心,还不断为母亲开脱,甚至反过来暗示妻子做得不够好,责怪她不谅解母亲年纪老迈。发展下去,原本是婆媳的问题,也可能扩展成夫妻的冲突。
妻子认為丈夫偏帮母亲,果真如此吗?从丈夫的角度看,非也。他也有劝戒母亲捨弃某些“不良”习惯,然而母亲乍听就认为是媳妇在挑拨,眼见儿子遭媳妇欺负,自然心存芥蒂,虽然未必正面对质,但婆媳关系嫌隙暗伏。日子久了,丈夫活在母亲与妻子的夹缝中,左右做人难。面对婆媳间的问题,很多丈夫也有误解,以为在妻子面前为母亲美言两句,又在母亲面前劝戒放弃某些做法,自会息事宁人。但现实说明,这种做法成效不佳,有时甚至愈弄愈糟。我接触过一些真实个案,夫妻最终离异收场。媳妇责怪丈夫没有男子气概,经常受母亲唆使、摆布;婆婆怨恨媳妇不懂为妻之道,不能为丈夫分忧,且不断加添他的压力;丈夫左右不是人,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要解开这个纠缠的结,必须多方面努力,而丈夫的角色十分关键。坦白说,在两个对垒的人中间做其调解者绝不容易,顺得哥情失嫂意,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分别在甲君和乙君面前为对方说好话,以为这样可以消减双方怒气,然而这种做法通常不会奏效,更糟糕的是赔上了夫妻的关系。当丈夫为母亲美言时,妻子以为丈夫与婆婆站在同一阵线,认为他们毕竟是两母子,血浓於水,妻子原本想在丈夫那里得到支持和谅解,但发觉自己好像做了小人,妨碍了丈夫婆婆的母子关系。而丈夫呢,他心想,姑且不论母亲有没有道理,始终是养育自己的恩人,何况她年纪已大,为何妻子不能忍让一下,硬要锱铢必较呢?至于面对母亲,他也很矛盾,既想尽孝道,但有时也对老人家顽固的生活习惯感到气愤和无奈。面对这种困局,想逃,但又逃不掉。
男人夹缝求生三大心法其实这种局面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有几个原则可供丈夫参考:
其一、夫妻关系好 妻子会较容易接纳婆婆
试想深一层,丈夫是由婆婆抚育成人的,长久相处,早已习惯彼此的生活模式,但妻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在生活习惯和家庭规则上,不能一下子适应婆家那套。做丈夫的,若想帮助妻子接纳婆婆,不能一味数说母亲的好,而是在妻子面前欣赏妻子的优点,由衷地感激妻子,因为她为了爱自己努力去适应,体谅这对妻子来说可不容易。妻子得到丈夫的肯定,自然爱屋及乌。
其二、不要企图说服双方彼此接受
人与人间的相处,受情绪的影响多于受理由的影响,当妻子向丈夫表达她的怒气,当婆婆向儿子吐露她的委屈,为人夫为人子的,重点是去明白她们的感受,而非说道理。一个人得到别人理解,才容易理性地思考问题,相反,若感受未获认同而硬要接受一番大道理,会心有不甘,甚至催生愤怒。
其三、丈夫不要把自己当成中间人
与妻子相处时,要体谅她的经验,毋须太着急为母亲解释;同样地,与母亲相处时,也要用同样原则。换言之,丈夫若能建立两段良好的夫妻与及母子关系,胜过在妻子与母亲之间稿件来源:《乐活·家》 原文作者:黄丽彰 整理改编:吕洁周旋。人与人间的相处蕴含深邃的学问,以上几个原则是我多年的观察和反省,但落到实际生活层面,还需要大家仔细地琢磨。
宝1岁8个月 7818
宝2个月 219275
夫妻小课堂 486986
备孕 426122
备孕 夫妻生活 5218
备孕 好孕指南
宝6个月
备孕 好孕指南
备孕 夫妻生活
宝7个月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