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学(0到3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具有了未来成人的雏形特征。发展心理学也将人的0~6岁喻为“人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0~3岁又是人格形成最基础的时期,好比是一幢大楼需要打下的地基。试想,如果地基打不好,这幢楼将来即使多么雄伟多么壮观又有何用呢?
蒙台梭利也强调: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大,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做是人的一生。
既然宝宝在3岁之前的人生如此重要,可是,我却看到身边有太多的年轻妈妈们,出于各种理由不能在孩子3岁前很好地照看孩子。有的妈妈为了将来舍奶麻烦,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便不给宝宝奶吃;有的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就着急上班而把孩子交给保姆和其他亲人来带;有的甚至把几个月的孩子寄养在老家由老人帮着照看,直到孩子上学……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情况就一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但是极有可能会留有一定的隐患,而有些问题是在几年之后,随着孩子的成长才逐渐暴露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寄养在老家的孩子在上学时重返父母身边,与父母出现难以弥补的感情裂痕而出现沟通障碍和情感淡漠,这让很多妈妈痛心疾首而无法挽回。
即便是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一些落后的育儿观念以及自身人格的不成熟同样会成为育儿工作的障碍。很多妈妈都是意外怀孕或者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因而在育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可逆转的教育风险,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从头来过一遍人生。但是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没有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础,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当然,在宝宝0~3岁这个年龄阶段,妈妈的育儿任务是特别繁重的,也是最辛苦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是宝宝最依恋妈妈的时期,妈妈对宝宝的照料以及育儿理念相对爸爸来说更为重要,可以说,妈妈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一个妈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素质和未来。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这些妈妈也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勇敢改变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妈妈才能培养出健康人格的孩子。
当我自己成为了一位妈妈后,我才深切领悟到做母亲所要面临的一切和所要付出的一切。感谢我的女儿,她让我能够伴随她同时成长,并慢慢治疗了我儿时在家庭教养中所受到的伤害。可以说,女儿是我心灵成长的督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