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缺乏表现:盗汗(夜间出汗明显)、出牙晚(正常孩子4-10月长牙)、摇头(4月左右常见)、情绪善变(不明原因哭泣、烦躁、易怒)、异常下肢弯曲(“O型腿”、“X型腿”与孩子幼年时缺钙有关)、胸骨发育异常(串珠肋、鸡胸、肋外翻)、生长痛(常见膝关节下方胫骨前缘疼痛,多见于3-13岁孩子)等,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医生认为孩子过敏体质与钙质缺乏也有很大关系。
之所以单独把缺钙表现写出来是因为有些医生会把一些孩子的其他症状强按到缺钙上,这里我整理出一些公认的症状以供大家参考。
钙缺乏的常见检查:
血常规:血常规严格来说并不能查出孩子是否缺钙,儿科医生之所以开这个检查是为了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及质量判断孩子整体营养情况,再结合微量元素结果整体评估孩子是否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目前微量元素是取末梢血(点手指取血)检查,我在开这个检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说这个检查不准确不愿意开,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单独查这个确实没什么意义(末梢血里面不缺不代表肌肉、骨骼、大脑等组织中不缺)。但是有经验的儿科医生通常都会以微量元素配合血常规来作为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的诊断标准,为什么呢?以孩子临床症状判断是否有可能缺乏微量元素,以血常规中血细胞数量及质量整体评估孩子营养状况,再以微量元素检查中各项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佐证以上判断加以用药治疗,这才是正规儿科医生对待孩子微量元素缺乏该有的态度,儿科疾病向来以变化快、病情复杂、用药剂量难以控制为特征,并不能单纯以检查的准确或者不准确来判断是否需要检查。
骨密度测定:这个是目前来说判断孩子缺钙比较准确的检查,因为是直接对尺骨、桡骨或者胫骨(仪器不一样,检查位置可能不同)骨质进行测定,从而判断骨内矿物含量。缺点是价格较贵,检查比较单一(只能查钙,既然孩子都已经缺钙了,那么其他微量元素有没有可能也缺呢?)。
25-羟维生素d3:这个检查主要是查维生素d是否缺乏的,很多家长说自己家孩子一直都有补维生素d,是不是这个就可以不查了?如果有明显缺钙表现的话我个人还是建议查查这个的,因为补了孩子不一定吸收啊,不然的话为什么建议孩子从出生14天起就开始补,一直补到2岁呢?要是特别容易吸收,不容易缺乏的话儿保医生也不会每个孩子来检查就嘱咐一定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