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业余奶爸不业余。
相信很多家长都一样,自宝宝出生那天起,就想要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全都给他们,包括自己的耐心、细心。
我也一样。
自从我家宝宝出生之后,我一直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宝宝,一个温柔的爸爸,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她。可是这并不容易,虽然在宝宝出生之后,我的情绪管理能力已经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有时还是会被激怒,会爆发。
但事后静下来看着孩子又十分的内疚,最后不得不给自己画一个框框,与孩子在一起相处时就保证自己的行为方式及情绪在这个框框之内,不得逾越。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希望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
❤️保证有足够的耐心
对待宝宝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宝宝还很小,很多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所有的行为方式都是在探索这个世界。
比如他们会在地上捡起来东西放到嘴里、会光着脚丫跟着你跑到厕所、会把自己的玩具大卸八块然后扔的满地都是、也会在你喂他食物的时候抢勺子或是食物然后弄得身上全是食物渣渣,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对他们大吼大叫,因为这是徒劳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他们只是在探索自己的行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但家长的情绪爆发后,可以肯定的是,宝宝会从你的眼神中感受到你的情绪,虽然他们并不能听懂你在说什么,时间久了,肯定会对宝宝产生负面的影响。
我们应该这样想,宝宝们是才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规则根本不清楚,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爸爸妈妈会怎样,所以要去试一下,而且他们并不能理解我们说什么,他们还没有这些意识。
所以,家长把自己的耐心和宽容全都留给他们,让他们去做那些事情,让他们尽情地探索这个世界,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给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就可以了。等孩子长大一些,有了是非观念,我们再去正确地引导他们也还来得及。
❤️对哭声免疫
家长要练就对宝宝的哭声免疫的能力。最近我家宝宝非常爱哭,一不顺心就哭,要我们的手机不给她,哭了;要去餐桌上玩耍,不让去,哭了;该睡觉了,非要去客厅玩耍,不让去,嚎啕大哭了。
当她哭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直嗡嗡嗡,根本无法冷静下来正常思考,只想立即制止她的哭声。我们也都清楚,我们通常认为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暴力,但是这并不能让孩子立马停止哭泣,反而会变本加厉。
我家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谁把她弄哭的,就得谁哄。比如我吼了她,她哭了,但是必须得我来哄,她妈妈哄根本没用,但是我刚发完脾气,脸上还有怒气,她一看到我的脸,哭得更厉害了。
所以,我觉得家长应该练就对宝宝哭声免疫的能力,就当做他们是在唱歌吧!其实,哭泣是他们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是我们在他们的哭声中加入了一些我们的想象,比如他们的哭声会让我们头疼,他们哭了就是在反抗我等等。忽略他们的哭声,并且一如既往地爱护他们。
❤️找到与孩子相处的模式
你们有与宝宝相处的模式吗?或者说是与宝宝相处的习惯,如果我们没有注意的话,那就要去找到它,并且正确运用这种习惯。
比如我家宝宝在睡觉之前,喜欢让我抱着悠一段时间,同时唱着她喜欢的歌曲,当她快要入睡的时候,再把她放入妈妈的怀中,她就会一边吃着奶一边入睡,但是如果在睡觉之前直接放到妈妈的怀中,她吃两口奶就会坐起来,然后要去玩,反复一两次,她的困意就会过去,然后就完全精神了。
其实宝宝的这些习惯都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家长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习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相处时,要去慢慢探索与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相处模式,然后标准化,这样当宝宝出现类似的情况后,我们也有方法去应对。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我们面对孩子要怎样做,但是有时负面情绪来了,我们根本控制不住。所以家长的情绪还需要去发泄,我们可以选择跑步、健身等方式来发泄,当宝宝犯错了,我们也可以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冷静一下,过一会情绪稳定了我们再继续与宝宝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