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业余奶爸不业余

宝宝1岁2个月11天

1 阅读0 赞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业余奶爸不业余。

❤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系统分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宝宝的疾病密切相关。

白细胞功能及特征: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就好比冲锋在前、奋勇杀敌的将士,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白细胞升高:反应性升高: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手术后等;肿瘤性增高:如白血病。

● 白细胞降低:粒细胞减少症、病毒感染等。

1、中性粒细胞

● 常规下,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左右,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 当细菌侵入人体免疫系统时,中性粒细胞就会被吸引过来,吞噬细菌。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可以分解细胞内的细菌或者组织碎片。同时中性粒细胞还会包围细菌,避免病细菌在体内进一步扩散。

● 升高与降低时的相关病症:

中性粒细胞增高时,则提示体内存在细菌感染,如:急性和化脓性感染、中毒、组织损伤等;

中性粒细胞降低时,一般见于伤寒、麻疹、流感等疾病。

2、淋巴细胞

● 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

● 淋巴细胞不仅可以准确的识别病原,还可以产生抗体来消灭病原。同时,T细胞和NK细胞还能直接摧毁病原感染的靶细胞。这对于人体抵御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 升高与降低时相关病症:

当淋巴细胞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如一般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当淋巴细胞降低,一般见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处于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等。

3、嗜酸性粒细胞

● 是参与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细胞。

● 升高主要见于: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等;

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 降低主要见于:

伤寒患者、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等。

4、嗜碱性粒细胞

● 主要参与集体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

● 升高时,主要见于过敏性鼻炎、寄生虫感染等;

● 降低时,主要见于慢性荨麻疹、抑郁/焦虑等。

5、单核细胞

● 可同时抵御细菌和病毒感染。

● 升高时长见于:

一些特殊病原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等;

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 降低时,无临床意义,因为单核细胞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占白细胞总数的1%左右。

6、白细胞相关生理性变化

白细胞会随着年龄、日间时刻/活动等产生数量上的变化。

● 年龄变化:

新生儿白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地位;

到宝宝4-6天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此后淋巴细胞逐渐上升,婴儿期淋巴细胞较高,可达到70%;

2-3岁后淋巴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上升,到4-6岁时两类细胞基本相等,此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 日间变化:

早晨低,下午高;安静时低,运动时高;休息时低,进食时高。

● 其他变化:

运动、疼痛、情绪均会影响升高。

家长应注意:

不同年龄段,白细胞参考值范围不同

白细胞水平具有日间变化差异
发表于:03-15
扫描二维码下载开心怀孕管家扫描二维码下载开心怀孕管家
热门用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し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し

2019-04-07

4842 人回复

小甜甜

小甜甜

2019-08-24

2964 人回复

肥c~

肥c~

2019-09-15

2954 人回复

可乐双胞胎兄弟

可乐双胞胎兄弟

2018-06-01

2736 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