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饭这件事上,娃们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喂啥吃啥的“天使娃”。另一种则是碰上就让妈妈们头疼不已的“饭渣娃”,很多妈妈都希望凭运气生一个好好吃饭的“天使娃”。但不好好吃饭的习惯还真不能全怪孩子,“饭渣娃”没准儿就是你自己养成的!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养成一个“饭渣娃”,总共分几步。
一、自己的饭没有自己吃
孩子此时正处于学习的阶段,扔吃的、玩勺子都是他熟悉食物和餐具的正常过程,如果家长喂久了,孩子很容易会产生依赖感,还有可能养成“不喂就不吃”的坏习惯。让他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所以,有时咱们喂饭孩子闹着不吃,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可能是“宝宝要自己吃”。那么这时候,咱们只需给他带好围兜、铺好桌布,给他小勺子,放手让他自己尝试就行啦!
二、零食和加餐太多
有时孩子在两餐之间喊饿,妈妈们通常都会给点零食或加餐,虽然“按需喂养”的方法没错,但是量要把握好。如果加餐或零食还是他特别喜欢的,那他就对正餐更不感兴趣了,慢慢地也会养成只爱零食不爱吃饭的坏习惯。所以,妈妈们要合理安排好正餐和加餐,控制好量很重要!
三、用奖励诱惑孩子吃饭
有时妈妈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通常会用“奖励法”,的确,这样孩子可能会开开心心地把饭吃完,但却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觉得,吃饭这件事不是自己的事。他是因为好好吃饭得到了好处,慢慢他就可能以此作为要挟索要更多的好处,因为他对吃饭没有热情和主动性,觉得吃饭就是为家长吃的,那么不好好吃饭也是理所应当。
所以,不要在吃饭这件事上求孩子或开条件,而是要让他意识到,吃饭是为自己吃的,如果任性不吃那就要自己承受饿的感觉,学会负责先从负责自己的饭开始。
四、总想让娃多吃点
妈妈们有时会对孩子吃饭这件事过分关心,孩子有时吃得少了一点,妈妈们就会担忧,孩子是不是没吃饱。所以呀,有一种饿是你觉得孩子饿,孩子的肠胃容量小,消化功能还在成长完善中,有时不爱吃饭是真的饱了。如果大人这时候还在强喂,那自然会影响他对食物的兴趣,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影响他的消化。所以不要用大人的饭量去衡量孩子,强吃不香,当他不想吃时就算了吧。
五、不让娃专心吃饭
你有没有在孩子吃饭时逗他玩、给他看手机或跟他说话的经历,那是不是也有“为啥我家娃吃饭总不专心”的疑惑?
你说呢?专注吃饭这件事,不光要靠孩子自觉,家长给他创造专心的环境也很重要。
而且孩子都是有样学样的,如果你在吃饭时也看手机刷剧,你还能指望孩子能自己“顿悟”吗?
所以,大人做到了吃饭专注,才能给孩子积极正向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