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馋熊妈妈

宝宝5岁3个月9天

1 阅读2 赞
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很多时候都习惯扮演不同的角色,俗话叫“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之所以如此教养孩子,一方面可能是父母二人本就一柔一刚;另一方面则因为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最好,既不过分严厉,也不纵容孩子。 然而,这真的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吗? 一、“反差式”教养,分歧可能越来越大 我们中的很多人估计都是在“严父慈母”的环境下长大的。父亲永远是雷厉风行、不苟言笑、说一不二,他轻易不管教孩子,但一旦孩子犯了稍大点的错,父亲便可能在家里掀起一阵暴风骤雨。而母亲则负责照料我们的衣食住行,平日里自然也少不了各种数落念叨,但孩子们一般都不大在乎。所以,我们那会儿的孩子多半是害怕父亲的,当然也很少会与父亲亲近。而到了青春年少叛逆期来袭时,孩子们往往会不顾一切地挑战父亲的权威,好似在宣泄积攒多年的不满和畏惧。但到了当下,父亲们倒是普遍不再那么严厉了,但母亲们却纷纷扮演起了“虎妈”的角色。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分析了“反差式”的教养方式,他认为父母二人一个倾向于宽大、一个倾向于严厉时,偏于宽大的那位家长会觉得自己应该更宽大一点,以弥补另一位的刻薄和过于严厉。而偏于严厉的那位会觉得自己应该更严厉一点,以弥补另一位的黏黏乎乎、过于宽大。 于是,父母之间的分歧会越来越大,并可能会为谁对谁错而争吵。 这当然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二、学会定期开“家庭会议” 还记得以前我们这些妈妈聚会时,吐槽最多的往往是家中的那位是“猪队友”,总是拖后腿唱反调,从而让我们管教孩子的效果大打折扣。而我们和“猪队友”又很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教养思路。简·尼尔森提出,帮助孩子和父母学会有效沟通的一个好方法是定期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人能有机会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上用头脑风暴法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从中选择出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尊重的方法。关注于解决问题,是让两位“相反的”家长互相靠拢、互相支持、共同帮助孩子的最好办法。事实上,现在包括我家在内的不少家庭都有了定期召开家庭会议的习惯。 如今的孩子已经不大可能无条件接受父母的权威和各种观点了,而父母双方又都主张自己拥有平等的教养权威,那么在家庭会议上各抒己见则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了。一方面这可以让家庭成员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当家人间出现意见分歧时,最终可以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大家一起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三、教养方式不同的父母更要保持“立场一致” 当然,教养孩子涉及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又不可能时时召开家庭会议。所以,当父母的教养风格有所差异时,还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原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立场要保持一致!无论我们是“严父慈母”还是“慈父严母”,在教育孩子的一些重大方向上,我们可以通过不定时的沟通和协商,尽可能地达成一致意见。永远别当着孩子面质疑对方或充当“和事佬”:父母中一方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最好不要随意干预(如果一方有暴力倾向、需要保护孩子除外)。当着孩子的面质疑对方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激怒对方,这叫“火上浇油”。而这种质疑,也会让孩子怀疑家长的权威。如果家长当着孩子忍不住吵起来,更是会给孩子造成困惑甚至伤害,让他们失去安全感。
发表于:11-11
怀孕管家夏玲阳

怀孕管家夏玲阳

备孕中

学习到了

扫描二维码下载开心怀孕管家扫描二维码下载开心怀孕管家
热门用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し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し

2019-04-07

4842 人回复

小甜甜

小甜甜

2019-08-24

2964 人回复

肥c~

肥c~

2019-09-15

2954 人回复

可乐双胞胎兄弟

可乐双胞胎兄弟

2018-06-01

2736 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