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这种智力潜能同样存在于婴幼儿身上。
对于0~3个月的婴幼儿,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厘米,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做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对于4~6个月的婴幼儿,父母可以训练他追寻物体,用玩具声,吸引小儿转头寻找发声玩具,每日训练2~3次,每次3~5分钟,以拓宽小儿视觉广度;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他物体的名称和颜色,可使婴儿对颜色认知发展过程大大提前;可选择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体,从大到小,让小儿用手抓握注视,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儿注视;还可训练小儿注视远近距离不等的物体,以促进视力发展。
对于7~9个月的婴幼儿,父母要不断更新视觉刺激、扩大小儿的视野;教小儿认识、观看周围生活用品、自然景现,激发小儿的好奇心,发展小儿的观察力;利用图片、玩具培养小儿观察力;教小儿认识、观看周围生活用品、自然景现,并与实物进行比较。
对于10~12个月的婴幼儿,除了在日常生活,家长应不断引导小儿观察事物,扩大小儿的视野外,可培养小儿对图片、文字的注意、兴趣,培养小儿对书籍的爱好;教小儿认识实物,图片,把几种东西或几张图片放在一起让小儿挑选、指认,同时教小儿模仿说出名称来;也可以在婴儿经常接触的东西上标些文字,当婴儿接触到这些东西时,就引导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对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触机会;外出时,可经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广告招牌、街道名称等;应尽早让婴儿接触书本,培养小儿对文字的注意力;教小儿识字应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而不应该给婴幼儿施加压力,硬性规定必须每日记多少字,以免造成婴幼儿抵触心理。
对于2岁以上的婴幼儿,家长要帮助他学会认识事物,可以到动物园去看看各类动物。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家长认真坚持教婴幼儿学习,比如,婴幼儿每天吃水果之前,家长可把苹果、梨、香蕉、橘子等水果拿给婴幼儿看,给他讲其形状、颜色、味道等,然后再给婴幼儿吃。另外,父母还可以给婴幼儿选购一些婴儿画册,要内容简单、色彩鲜艳、图形较大的,一边看一边讲给婴幼儿听,时间不能太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在此期间,家长要为婴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给予婴幼儿各种刺激及教育机会,让婴幼儿的各种能力,包括视觉、听觉、知觉、语言都在相应的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使得婴幼儿学得快,掌握得快,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的潜能。
摘自《0-3岁,孩子最佳的培养期》 作者:徐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