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幼儿期语言正处在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阶段,而自言自语恰好是这个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因为,自言自语既有说出声音的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对自己说话的内部语言的特点。作为家长,应该了解生活中幼儿自言自语的一些具体表现:
(1)问题语言。即当幼儿在操作摆弄玩具中,遇到特别新奇、疑惑不解的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自言自语。如玩插塑玩具时,插不出某个造型时会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大概放错了地方?……哦,应该这样,好了……咦?怎么又不对了?……”虽然,旁人不一定听得懂,但是孩子却是聚精会神地玩着、说着。这也反映了幼儿所具有的行动思维向着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自言自语,不仅满足了幼儿自说自话的说话需求,也反映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另外,有些幼儿由于缺乏与他人(包括同伴和成人)的正常交往而出现“交往缺失”现象时,常常也会用问题式的自言自语进行表达。如果是这样,家长应尽量创设条件与机会,多与幼儿交谈,多让幼儿与同伴交往。
(2)游戏语言。即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伴随着游戏动作的自言自语。如:幼儿一边抱着娃娃一边会对他说“你要乖一点,明天我就给你穿新衣服……等一会,我们一起吃蛋糕,好吗?……”在玩小手枪(或一根小棒头)时,幼儿又会独自边跑边嚷着“嘿!嘿!打、打、打……冲、冲、冲……喔!敌人全消灭光喽!”当幼儿趴在地毯上玩着搭动物园时,幼儿会一边搭一边说“美丽的春天到了(摆放出树、草、鲜花)……这是一只小白兔(手拿小兔)……它在草地上吃青草(把小兔放到了草地上),小白兔,你快吃呀,这里的青草多嫩呀……”这时候,幼儿在具体的游戏活动情景中,与自我想象中的对方无拘无束地畅快地交谈着,通过自言自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从上可见,自言自语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专利品”。面对孩子的自言自语,成人不必惊慌,不必阻止,更不应责骂孩子。而应该在观察倾听中,欣赏孩子的“童言无忌”,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介入孩子的自言自语,给予指导帮助。当然,随着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一般进入7~8岁,幼儿的自言自语现象便会逐渐消失。
摘自《0-6岁育儿经大全集》 作者:静涛
宝1岁8个月 7864
宝5个月 107710
宝1岁2个月 5157
备孕 不孕不育 1458
宝8个月 42077
宝1岁3个月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好孕指南
备孕 夫妻生活
宝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