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真是奇怪
隔壁家李叔夫妻俩都不高
怎么他们家小李哥又高又帅呢
倒是……隔壁的隔壁家王叔个儿挺高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伍江雁/副主任医师表示
“别瞎猜,谁说爸妈矮就一定孩子也矮?”
“身高和骨骼息息相关,孩子是有可能突破家长身高的!”
噢~都是不了解骨骼生长闹的误会
那就一起来听伍江雁老师
聊聊儿童骨骼生长吧
知识篇
一、儿童骨骼的特点
1、 骨骼多孔及血管、矿物质含量低—易断、变形、恢复快
儿童骨骼孔隙比较多,当然这个空隙不是我们看到墙上很多空隙,它比较小;其次是血管多、矿物质少,意味着孩子如果受伤,在照片的时候,很多地方看不到骨骼;因为它都是软骨成分,矿物质少强度低,导致它很容易断;血管多、空隙多,因此受伤后恢复得也快。
2、 骨膜厚韧—损伤小、利于闭合复位
骨膜是给骨骼、骨皮供血的一个结构,它上面有大量的血管,当骨折发生以后,也因为骨膜厚,会保护这个骨头不会完全分离太远,我们往往利用它来骨头帮助复位;此外,骨膜的肥厚度也会帮助孩子恢复得更快。
3、 骺板—骨骼最脆弱处、易损伤、生长障碍及畸形
骺板是有生长能力的软骨细胞结构,分布在骨的两端,但同时它也是比较脆弱的一个部位,容易发生损伤生长障碍和导致后遗的畸形。
4、 骨骺—X线只见骨骺
骨骺在骨的两端软骨当中一个提前钙化的地方,因为提前出现了钙的沉着,就变成早期的骨骼了,这叫骨骺。
5、 骺软骨--关节端软骨多,X线不可见,易误、漏诊
二、儿童骨骼的特殊结构
1、 儿童骨骼有一些特殊结构,重点是生长板,孩子可以长高就源于它。
2、生长板分布在骨的两头,是有成长能力的软骨细胞结构,如果受到损伤,就会导致儿童骨骼的生长变形。
三、怎样让孩子有正常身高
1、健康体检排除疾病,如:佝偻病、骨畸形。
2、正常的营养补给,例如五个营养要素:牛奶、鸡蛋、肉制品、水果、蔬菜。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可以做到两个五,例如两个鸡蛋、两杯牛奶、二两肉、两个水果、二两蔬菜,均衡搭配。肉类可以选择牛肉猪肉鸭肉等,这样子相互搭配五个营养要素就OK了。
3、充足的睡眠。儿童长大的主要时间90%都是在夜间睡眠的时候,所以要有充足的睡眠。经常熬夜的孩子,尽管你有很好的遗传条件,但是也有可能不一定长得高。
4、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能够形成一个反馈条件,刺激骨的生长,但不是在运动的时候,而是在休息的时候,因此运动要注意张弛有度。
5、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度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因为维生素D和钙剂可以调控骨骼生长当中所需要的营养和原料,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如果补多了会导致骨骼提前钙化,就会长不高,补少了也可能骨变形或者长不高。所以到底缺了多少,还需要由医生来进行专业数字化判断。
四、儿童骨折的特点与预防
幼儿期
特点1——幼儿期骨骼矿物质含量低、骨密度低—易断、变形为主。
特点2——重心低、抗扭性差、低能量损伤多—上肢、干骺端骨折多。
特点3——骺板塑形能力强、恢复快—非骺板骨折不需要解剖复位。
特点4——微创治疗、内固定少。
预防——玩耍时摔倒导致的上肢骨折:如蹦床、跳跳杆。
大龄儿童
特点1——大龄儿童重心高、骨骼硬、软骨变少、损伤能量变大。
特点2——滑板及骨骺骨折多、骨折种类增多。
特点3——需要手术切开、解剖复位及内固定。
特点4——后遗症如关节僵硬、继发性畸形、残疾率增高。
预防——避免危险性活动,如滑板、高速骑行、高处跳下。
五、儿童桡骨头半脱位
家长俗称:肘关节脱臼。常见于2—3岁儿童,7岁后少见,70%为左肘。
受伤原因:纵向牵拉已经伸直的肘关节,导致部分环状韧带卡入肱桡关节内;不是真正的半脱位。
治疗:肘关节屈曲90°,旋后或者旋前前臂。
预防:不要突然牵拉孩子的手和前臂,尤其在肘关节伸直位,如冬天穿衣、出去玩时牵拉上臂或者肩部衣物、不要进行悬吊孩子上肢的游戏。
六、新生儿产伤骨折
概况:新生儿产伤90%为锁骨骨折。
原因:大多为产道狭窄、产道挤压、大体重婴儿。
治疗:肢体制动2周,不要过多活动孩子受伤的上肢,需要排除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无后遗症。
七、儿童肢体生理性变异
1、 膝关节内翻、外翻
每个儿童均会有,膝关节内翻—外翻的钟摆现象。儿童内八字步态与大腿股骨和胫骨的生理性扭转、以及膝关节外翻,但绝大部分是生理性变化,不是畸形,且绝大部分可以在儿童期自我塑形。
儿童2岁以前“X”形腿和3岁以后的“O”形腿要高度警惕--生长板疾病如佝偻病、骨骺发育不良、先天性胫内翻等,因此需要看儿童骨科大夫检查、定期监测。
2、 内八字和外八字
绝大部分内八字步态是生理性。
大部分明显的外八字步态需要警惕:先天性扁平足(垂直距骨)、脑瘫性扁平足、髋关节脱位、臀肌挛缩症、佝偻病性膝关节内翻等。
3、扁平足
足底接触面增大,常伴足纵弓的高度降低和跟骨外翻,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扁平足:柔韧的、良性的、正常的变异,所有婴幼儿和部分儿童,15%成人正常发育过程。
柔韧性扁平足:常见于过早负重、常穿鞋、遗传、肥胖、全身关节松弛者,无功能症状不需要治疗。
病理性扁平足:常见于先天性畸形、神经源性疾病、创伤后遗症 ---僵硬、常导致残疾,多需要治疗。
预防:儿童赤足运动好,穿柔软的鞋、不要过早负重、控制体重。
八、儿童足部健康发育建议
1、健康体检,排除足部病理性症状的发生;
2、十个月之前不要过早学习站立;
3、避免肥胖与体重过重;
4、尽量赤足运动;
5、穿着鞋底柔软、宽松的鞋。
九、先天或者发育性肢体畸形
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生概率:1.5‰(7000万-12‰-76万-1140-11.4万)
三种类型:脱位、半脱位、髋臼发育不良
危害:致残
高危因素:女孩(5:1)、臀位产(25%:5%)、打包及绑腿习俗
预防
1、产前B超
2、去除不良习俗
3、出生后早期临床+B超筛查
4、早期穿戴髋关节吊带
5、求助于精通儿童骨科知识和经验的医师
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即使近期疗效满意,远期仍可能因为髋关节不匹配,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指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出现了足的一个内翻、踮脚、内收的畸形,而且是相对比较僵硬,你通过手法不能够让它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发生概率:1‰(7000万-12‰-76万-760-7万)
出生后即开始治疗:越早越好!因为这时候足最柔软,也最好治疗。
通过手法治疗、石膏矫形、微创手术、穿戴特制矫形支具4-5年等方式,约75%的孩子获得满意疗效。
十、儿童骨与关节感染
1、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是骨髓炎的2倍,骨髓炎好发于5-10岁儿童。
2、骨骼和邻近关节同时感染约20—30%,婴幼儿常见,排名---膝关节31%、髋关节23%、踝关节18%、肩关节14%。
3、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易合并败血症。
4、感染导致长骨骺板和关节软骨破坏,易致残。
5、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残疾。
6、特点:发热、关节拒动、双侧肢体活动量不对等,被动关节活动,哭吵、跛行、压痛、肿胀。
十一、儿童生长痛
1、症状:夜间睡眠或者休息时大腿和小腿疼痛、有时哭吵。白天下肢无疼痛,活动正常,没有发热、肢体红肿、跛行;
2、机制尚未清楚,多见于3—12岁儿童(生长高峰期);
3、发生率:2.6%-49.4% ;
4、频率:不规律,每月2-4次;
5、临床体检、影像学和血生化检查排除外伤、感染、肿瘤。
通过羔羊骨生长实验观察到
90%的生长来至卧位休息时;
骨生长呈现不规则潮汐模式,而不是均衡匀速模式;
骨生长板通过机械刺激控制抑制回路减少生长因子分泌,休息时则关闭抑制回路,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睡眠时为分泌高峰;
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补充维生素D后,生长痛的发生频率和疼痛强度均显著性下降、骨密度增加。
生长痛的应对措施
1、与下肢骨骼的快速生长有关;
2、医师确诊,排除其他疾病;
3、抚摸、按摩、温热敷;
4、检查有无维生素D缺乏,缺乏者补充维生素D3。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代表伍江雁本人的观点和建议,请选择性参考!
本文由宝贝在线问提供,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宝贝在线问”
备孕 夫妻生活 2298
宝1岁27天 1491
备孕 验孕测孕 6691
宝7个月 3619
宝2岁23天 1243
备孕 验孕测孕
宝宝2岁5个月9天
孕前保健 孕前饮食
宝8个月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