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说两个与高需求宝宝沟通的技巧。
❤️第一,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表达并耐心倾听,在充分表达对宝宝的理解后,再讲自己的想法。
❤️面对高需求宝宝,你需要多花点心思去观察和交流,试着多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你需要引导他的行为,而不是管束。
❤️面对高需求宝宝,“大人还治不了一个孩子嘛”这样的想法往往是没用的。
❤️而且,很多大人觉得简单的事情,孩子其实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也不会清晰地表达,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并不是他们故意为之,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设身处地去猜测孩子的情绪及情绪的来源,试着去理解他们和他们的需求。
❤️而当你理解了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后,就不会不耐烦了,只需要稍加引导,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家里来了朋友,在谈话间,孩子总是跑来跑去或大吼大叫,你和朋友的对话三番五次被打断,于是你生气了,把孩子吼了一顿。
❤️其实,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这样做的孩子多半是想博得大人的关注。
❤️那么你可以邀请孩子一起陪朋友聊聊天,先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一小段时间,然后再引导孩子:“接下来妈妈需要和阿姨聊一些重要的事,你可以先自己玩会儿吗?”大多数孩子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都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点,不要用对错去评判孩子的行为,不要用好坏去评价孩子本身。
❤️如果你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了,你会怎么做?
❤️可能很多家长都会在第一时间批评孩子:打架是不对的、你不能和小朋友打架;或者索性贴标签:你怎么变成了爱打架的孩子?打架的都是坏孩子……
❤️可你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在你评判孩子之前,有没有先了解一下他打架的动机?他因为什么愤怒?是小朋友先欺负他的呢?凡事皆有因,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不引导他说出原因,还劈头盖脸地数落他一顿,他心里能好受吗?
❤️高需求宝宝不是需要矫正行为的问题孩子,他们只是拥有独特性格的孩子,需要家长耐心对待。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对这件事的感受,要是爸爸妈妈遇到这件事,会怎么处理等等,而不是用对错去下定论。
❤️除此以外,家长也不要用好坏去评价孩子,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坏孩子、爱哭闹、无理取闹、淘气、难带、磨人等,这些负面词语相当于一种暗示,不但对孩子是一种否定,还会给家长带来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