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妊娠期间的糖尿病?
以往曾经遇到一个妊娠36周的患者,体检时发现血糖明显增高,来医院就诊,最后还是因为患者长期高血糖没有纠正,最后导因酮症酸中毒导致胎儿胎死宫内,感觉还是很遗憾的。随着国家全面胎二政策的开放,要求生二胎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因此门诊体检时妊娠期间糖尿病人群也越来越多。那么妊娠期间高血糖有哪些危害呢?首先,高血糖可导致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病风险增加等,此外妊娠期间血糖增高的女性,分娩后将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1)饮食控制标准:妊娠期间既要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需要,又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且不要生饥饿性酮症,应实少食多餐,每日 5~6 餐。对使用胰岛素者,要根据胰岛素的剂型和剂量来选择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监测空腹、餐前血糖,餐后 1~2h 血糖及尿酮体。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餐前或睡前血糖 3.3~5.3mmol/L,或餐后 2h 血糖≤6.7mmol/L;(2) 通过饮食治疗血糖不能控制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人胰岛素优于动物胰岛素。 尿酮体阳性时,应检查血糖(尿糖不能准确反映孕妇血糖水平),如血糖正常,考虑饥饿性酮症,及时增加食物摄人。关于妊娠期间应用口服降糖药物的问题,目前国内指南并不推荐,但国外指南有推荐加用应二甲双胍的。 应加强胎儿发育情况的监护,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分娩时和产后加强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