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急危重、预后差)
肺炎好发于冬春季,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疾病;
病因:病毒、细菌、支原体侵袭肺部;
表现:发热、咳嗽、喘息等,其余症状均不典型;
分型:大叶性肺炎(好发于3岁以上孩子及成人)、支气管肺炎(好发于2岁以下孩子及老年人,今天着重介绍)、间质性肺炎(儿童少见)。
上面是小儿肺炎的一些基本信息,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是我国5岁以下孩子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要从发病机制来说起:肺炎属于感染疾病,正常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孩子很少肺部直接感染病原体导致肺炎,大多数患病的孩子均有相当长一段时间(7日)的感冒病史,少数孩子先天体弱或有其他疾病。
感冒期间机体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对抗,早期免疫细胞凭借数量可以有效吞噬病原体,孩子很少会表现出症状或仅表现出轻度的鼻塞、流涕(体温不高),如果免疫细胞完全吞噬消灭病原体,孩子可自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轻感冒,不用治疗也可以自行痊愈的原因);中期随着时间推移,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数量不断上升,其繁殖速度和免疫细胞吞噬病原体的速度逐渐接近甚至相同,孩子就会出现长期反复的咳嗽、鼻塞、流涕、发热(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后期免疫细胞在与病原体的对抗过程中不断被消耗,逐渐赶不上病原体的繁殖速度,病原体开始在体内转移可能造成多器官或组织的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也可侵袭大脑、心脏等其他组织),随着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感染身体抵抗能力进一步下降,就会造成明显的体温升高,这时候孩子的症状会突然加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高热(超38°)、剧烈咳嗽甚至呼吸困难。这时候孩子自身免疫系统已经力不从心了,再加上病原体的转移,可能造成多种并发疾病从而危及生命。
那么家长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我个人总结以下几点:1、孩子一旦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必须准确记录时间并观察症状是否有加重(轻感冒非常多,孩子月龄小的话我个人也不是很建议过早用药);2、孩子症状明显加重;3、孩子出现症状时间超过7天(轻感冒超过7日说明孩子凭借自身抵抗能力很难恢复);4、3月龄以下孩子出现阵咳(连续多声咳嗽)进食后除外;5、孩子声音改变(如鸡鸣声、或犬吠声);6、首次发热超过38°C;7、精神情况明显异常等。
肺炎的治疗是个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家长如怀疑孩子有肺炎可能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儿科就诊,我个人不建议带孩子去诊所。因为如果怀疑肺炎一定要查支原体、衣原体,高度怀疑的话还需要查胸片或者ct,非专业儿科医生很容易漏查。针对不同病原体的用药差别非常大,我经常碰到拿着单独血常规检查单的家长来找我开药,家长不愿意再做检查,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导致用药错误,耽误孩子病情。
今天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下支气管肺炎的情况,掺杂比较多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