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考虑了家庭收入、教育和其他因素对智商的影响后发现,对小时候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与没有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相比,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智商要高12分。使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的智商会超过比他们大1岁的宝宝。
语言培训要有计划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新妈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新妈妈要掌握宝宝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宝宝语言。
宝宝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如听、看、触、摸、尝、闻等,直接感知,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宝宝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宝宝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宝宝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宝宝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宝宝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例如,新妈妈可在家里设立自然科学角,种植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可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等,让宝宝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引导宝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
在下雪天,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宝宝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宝宝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向宝宝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宝宝说:“像雪白的棉花。”“像白糖。”“像厚厚的毯子。”宝宝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
在春天,新妈妈可带宝宝种植,让宝宝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得到丰富的印象。带宝宝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要一边干一边讲解,使宝宝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相应地丰富宝宝词汇。新妈妈可以选几类种子,让宝宝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宝宝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橘子分瓣一样……”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宝宝充分感受到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宝宝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在宝宝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摘自《0-3岁,孩子最佳的培养期》 作者:徐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