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学智慧主要包括对数字的认识、分类、排序能力以及空间知觉的发展。宝宝从一出生就被包围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大小、多少、时间、顺序等等。我们的生活里无时无刻不充满了数学,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的数学,把它们变成对宝宝来讲有意义的游戏,就可以让宝宝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了。
教会宝宝认识多和少
孩子数数的经历,比较后再根据数量进行排序的知识都会影响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1~3岁的宝宝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因此,感受“多和少”是宝宝接触数学知识的第一步。
1~2岁宝宝
将宝宝爱吃的糖豆盛在两只干净的小碗里,一只里面装有10粒糖豆,另一只里面只有两粒糖豆。将两只小碗里的糖豆让宝宝看一看,然后问问宝宝:“你吃哪只小碗里的糖豆啊?”
宝宝用手指着装有10粒糖豆的小碗。
“你为什么要这只碗里的糖豆呢?是不是这只小碗里的糖豆多呀?”
尽管宝宝对数字还没有概念,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宝宝感受到了数量的多少。
2~3岁宝宝
2岁以后的宝宝就对数字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孩子知道数字代表数量有助于他今后对数学的学习,这时候可以开始教孩子数数了。
取几块宝宝常玩的积木摆成两堆,一堆有5块积木,一堆有3块积木。问宝宝:
“哪一堆的积木更多一些啊?”
宝宝指着五块积木。
“这一堆积木有几块呢?”
爸爸/妈妈跟宝宝一起数:
“1、2、3、4、5!一共有5块!”
“那这一堆呢?”
跟宝宝一起数另外一堆积木:
“1、2、3!一共有3块!”
“噢,原来5块积木比3块积木多!”
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宝宝在感知了“多和少”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了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会宝宝学分类
分类是宝宝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分类活动表现出了他们的概括水平。分类能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宝宝的分类能力是很关键的,在做分类游戏的同时,还要让宝宝说出自己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原因,一方面发展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锻炼他们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很好方式。
1~2岁宝宝
这时候的宝宝还没有分类的概念,但是可以在星期天跟宝宝一起到植物园里拣拾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瓣和树叶带回家来,爸爸妈妈把花瓣放在一起,把树叶放在一起,然后问他:“猜猜看,爸爸妈妈为什么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把那些东西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帮助宝宝总结出分类的依据,如“这些叶子是一样形状的”、“这些叶子是绿色的”等等。然后先提出要求,如“找出红色的花瓣”、“哪些叶子是黄颜色的呢?”让宝宝把这些花瓣和叶子分成不同的几堆。
注意:这一年龄阶段的宝宝在成人引导下也只能根据感知特点来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等,提出的分类标准不能太过概括化。
2~3岁宝宝
这一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够根据比较复杂的规则进行分类。准备一些图片,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动物、人和汽车。让宝宝将这些图片分类。分类后,问宝宝:“它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帮助宝宝总结:“这些都是动物”、“这些都是人”、“这些都是汽车”。引导孩子知道熟悉的物体之间的基本差异并初步体会“类”的概念。
教宝宝读数字
学习更多有关数字的知识,使孩子对数量有真正的理解,从而为今后能够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一读数字对孩子来讲还是大有好处的。能够说出数字,对宝宝以后做一些分类、排序等活动都是很有用处的。1~2岁的宝宝可以从1读到5:2~3岁的宝宝则可以从1读到10。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选择一首用来做这个游戏的英文歌曲,如Ten little fingers。
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fingers,four little,five little, six little fingers,seven little,eight little,nine little fingers,ten little fingers On my hands.
(1个、2个、3个小指头,4个、5个、6个小指头,7个、8个、9个小指头,有十个小指头在我的手上。)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轻快,既可以帮助宝宝认识数字,又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英语。在唱歌的时候同时配有手指动作,当然,英语和数字同时学习对1~3岁的宝宝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爸爸妈妈不要操之过急,先让宝宝听熟这首歌,慢慢地会唱这首歌,再逐渐地认识这些数字。
让宝宝体会大小
大小知觉是宝宝数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大小的活动不需要爸爸妈妈准备更多的材料,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让宝宝轻松学习,获得更多的数学智慧。
1~2岁宝宝
爸爸妈妈在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有意识地体会“大”和“小”的概念。比如,可以把宝宝的手掌放在爸爸妈妈的手掌上,让宝宝观察和比较两只手掌的大小,晚上脱衣服睡觉的时候,把爸爸的衣服和宝宝的衣服展开平放在床上,让宝宝看到两件衣服在尺寸上的差别,在做这种游戏的同时,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语言让宝宝更好地理解,可以对宝宝说:
“看一看,宝宝的手和妈妈的手谁的大呀?噢,妈妈的手比宝宝的手要大。”
“看一看,宝宝的衣服和爸爸的衣服哪个小呀?噢,宝宝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小。”
这样,宝宝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大”和“小”之间的差别。
2~3岁宝宝
爸爸和宝宝都脱了鞋以后站在地毯上,宝宝的两只脚分别踩在爸爸的两只脚上,宝宝用手抱着爸爸的腿,爸爸一边与宝宝一起向前跨步走,一边与宝宝一起说儿歌:
爸爸大脚丫呀,宝宝小脚丫。
大脚在下面呀,小脚在上面。
一二一,一二一,一起向前走。
通过做这个游戏并练习说歌谣,不仅让宝宝理解了“大”和“小”的含义,同时理解了“上”、“下”的方位知觉,还锻炼了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发展了平衡能力。
让宝宝识别图形
形状知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面。对形状的敏感性会为幼儿发展数学智慧奠定良好的基础。1~3岁是宝宝形状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时适当地教宝宝认识一些图形对宝宝今后数学智慧和空间智慧的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
用一些彩色纸剪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1~2岁宝宝
先教他们认识各种图形,然后妈妈说出一种图形,请孩子指出。还可以先拿出一张图形,让宝宝从其他的图形里面找出与这张一样或者不一样的图形。
2~3岁宝宝
宝宝认识了这些图形之后,就可以教他们将这些图形分类。用彩色美工纸剪下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的纸片,它们有大有小,颜色有红色、黄色和蓝色。可以分别问下面的问题来引导宝宝:
“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圆形、方形)的呢?”
“哪些图形是红色(黄色、蓝色)的呢?”
“哪些图形是大(小)的呢?”
通过这样的游戏给宝宝传授大小、形状、颜色以及分类的概念。
让宝宝观察体积的变化
尽管好几年以后宝宝才可能计算体积,但是他从小就需要对体积有一个概念。这对以后宝宝空间知觉和守恒能力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准备几只高矮粗细形状不一的透明玻璃杯,让宝宝能清楚地看到里面水面的高度。跟宝宝一起来观察同样多的水倒进不同的杯子里高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先将一只玻璃杯里装上半杯水,在杯子外面用笔作标记,然后当着宝宝的面将杯子里的水倒进另外一个不同形状的杯子里,可以问问宝宝:“这里的水还跟刚才一样多吗?”
同样在杯子外面作标记,让宝宝观察两个杯子外面标记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水是孩子非常喜欢玩的东西,用这种办法来让孩子体会体积的变化真是再好不过了!
1~2岁的宝宝由于动作发展还不完善,为防止将水倒洒,可以由家长来操作给宝宝看。
2~3岁的宝宝就可以让他自己尝试着来操作。
让宝宝比较长短
比较能力对数学智慧中排序、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往往是进行正确排序和准确判断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拥有较强的比较能力,对宝宝今后数学智慧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准备一根较长的铅笔、一根较短的粉笔,还有一双长短一样的筷子。先教宝宝认识哪个是铅笔、哪个是粉笔,哪个是筷子。然后教宝宝读儿歌:
“铅笔长,粉笔短,两根筷子一样长。”
让宝宝跟着反复诵读,同时不断地向宝宝举起铅笔、粉笔和筷子。读过几遍之后,将铅笔和粉笔并排立在桌子上,让宝宝学习如何比较长短。
1~2岁的宝宝可以先向他出示铅笔和粉笔,不出示筷子,当宝宝掌握了长短的比较方法后,再出示筷子,学习“一样长”的概念。
2~3岁的宝宝就可以直接诵读整个儿歌,将“长”、“短”、“一样长”的概念一起学习。
让宝宝背记数字
宝宝背记数字对他以后数学理解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数学理解能力在数学智慧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去记诵一些数字是大有好处的。怎样才能让宝宝快速准确地记住一些数字呢?根据婴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实物是很有帮助的。
制作或购买一些卡片,将1~9的数字分别用一些图画来代替,比如第1张卡片上可以画上一枝铅笔,第2张卡片上画上一只天鹅,第3张卡片上画上一只耳朵,第4张卡片上画上一面小旗子,第5张卡片上画上一个弯弯的像5一样的钩子,第6张卡片上画上一把像6一样的小勺子,第7张卡片上画上一把镰刀,第8张卡片上画上一只小葫芦,第9张卡片上画上一个小蝌蚪。按照顺序教宝宝发音并认读和背记数字。
1~2岁宝宝可以只认读数字l~5,2~3岁宝宝可以认读数字1~9。
让宝宝理解数字的含义
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数量时,他才真正懂得了数字的意义。因此培养宝宝将数字与物体配对的能力,让他们知道“3”表示任何一个由3件东西组成的集合是极其重要的。尽管2岁左右的孩子在这个方面还处于起始阶段,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是在不断增强的。适时适当地对宝宝进行引导,对促进宝宝数学智慧的发展很关键。
1~2岁宝宝
让宝宝坐在自己的腿上,数彼此的鼻子、嘴巴、眼睛、耳朵、手指。可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妈妈有一个鼻子。”指着宝宝的鼻子说:“宝宝也有一个鼻子。”指着自己的嘴说:“妈妈有一张嘴。”指着宝宝的嘴说:“宝宝也有一张嘴。”依次指着眼睛、耳朵,伸出手指跟宝宝一起来数一数。
这样就让孩子把数字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把数字当成一个抽象而没有意义的符号。
2~3岁宝宝借助一些卡片来认读数字。做一些卡片,卡片上分别画上1个苹果、 2个梨子、3个桃子、4块糖等等,并写上相应的数字,然后跟宝宝一起大声认读。
反复认读以后,可以提问宝宝:“1个苹果在哪里啊?”“3个桃子在哪里啊?”等熟悉了以后,可以这样来问宝宝:“4块什么呢?”“两个什么呢?”提醒宝宝找出相应的卡片。
如果宝宝学习得比较顺利,可以增加一些物体数量相同的图片,让宝宝分别找出“1个什么?”“2个什么?”“3个什么?”等等。
让宝宝学习简单的计算
计算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内容,当孩子懂得了数字之间转化的实质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懂得更多的内容。对于1~3岁的宝宝来说,即便是最简单的计算,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挑战。可是有研究表明,5个月大的婴儿便已经能感觉到添减东西和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爸爸妈妈掌握了恰当的方式方法,让我们的宝宝从小就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不是一件难事。
当按照前面的方法让宝宝认识了一些数字之后,就可以让宝宝进行一些简单计算了。用一些宝宝熟悉的物品或玩具来做教具,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理解数学运算。孩子喜欢把东西推倒,也喜欢玩水。我们可以在宝宝洗澡的时候来做这个游戏。
宝宝洗澡时,将几个玩具动物在澡盆边一字排开,然后跟宝宝一起数数它们的个数,并依次将它们逐个推入澡盆里,每当一个动物掉到水里时,就和宝宝一起做减法:
“一个小动物跳水后,还剩几个?”
“两个小动物跳水后,还剩几个?”
等小动物都推入水中后,再将它们依次拿上来:
“一个小动物爬上来啦!”
“两个小动物爬上来啦!”
1~2岁的宝宝可以只教5以内的加减法;2~3岁的宝宝可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让宝宝学着推理
推理能力是数学智慧的重要内容,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今后的计算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宝宝懂得初步的因果关系,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可以使宝宝的数学智慧得到很大的发展。
1~2岁宝宝
在孩子最喜爱的玩具上绑一根绳子,把绳子绕在椅子腿上,让孩子走到椅子跟前顺着绳子把玩具拉出,就好像钓到一条鱼,这一看似简单的游戏,实际上是一个锻炼宝宝了解因果
之间关系的好办法。当宝宝把玩具拉出来时,可以捉问宝宝:“为什么玩具被拉出来了呢?”
这个游戏可以引导宝宝初步感受因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大动作技能。
注意:游戏时和游戏后要妥善处理绳子,小心宝宝绊倒。
2~3岁宝宝
可以带宝宝做影子的游戏,以更深地理解因果关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和孩子一起出去晒太阳,站在阳光下观察两个人的影子,并和宝宝谈论影子的变化。
挥一挥手,问问宝宝:“宝宝看一看,爸爸的影子有什么变化啊?”
让宝宝也做一个动作,观察自己的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找一个阴凉处,观察影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来做这个游戏,引导宝宝观察其中的差别,理解身体动作和影子形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简单的推理。
让宝宝学习排序
排序对发展孩子比较能力、数概念、序数词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是发展宝宝数学智慧的有效方法。
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经常会把几个玩具排成一队,可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排队的含义,这时可以有意识地问问宝宝:
“它们谁站在第一个啊?”
“谁站在中间呢?”
让宝宝去感知这些词汇。
有时间、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将3个纸盒订在一起,按照顺序写上1、2、3,准备3个小动物玩具,告诉宝宝这些小动物正在排队准备上车。告诉宝宝哪个小动物是第一、第二、第三,让他把这些小动物排好队,放进相应的车厢当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尽可能教宝宝“第一”、“中间”、“最后”这些词语。玩熟练了以后,可以问宝宝:
“谁是第一个上车的呀?”
“谁是在中间上车的呢?”
“谁是最后一个上车的呢?”
如果是2~3岁的宝宝,还可以将纸盒和小动物的数量增加至6个,教他第4到第6的概念。
让宝宝理解序数词
基数词和序数词是数学智慧中的重要概念,理解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含义有助于宝宝尽快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这种理解对宝宝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选择的方式和内容恰当,还是不难的。理解一一对应是帮助孩子尽快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本意义的重要途径。
在宝宝睡觉前,准备5个小动物玩具、5个小纸杯和5张纸巾。将5个小动物玩具排成行,告诉宝宝说,小动物也要睡觉了。可是每个小动物要喝一小杯水,还要擦擦嘴才能睡觉。
“宝宝看一看,怎么把这些纸杯和纸巾分配给小动物呢?”让宝宝把纸杯和纸巾一一分配给每个小动物。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宝宝知道如何进行一一对应,初步理解序数词的含义。
如果是2~3岁的宝宝,还可以接着进行下面的游戏:
把玩具、纸杯和纸巾上都从1~5标上号,告诉宝宝说:
“小动物每天都要用自己的小杯子和自己的纸巾,宝宝怎么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东西呢?”让宝宝根据数字编号把东西分配给小动物。还可以任意拿起一个带有编号的小杯子或纸巾,问宝宝:
“这个小杯子应该是谁的啊?”
“这张纸巾又是谁的呢?”
这个“一对一”的游戏不仅巩固了宝宝以前学习的数概念,还进一步理解了序数词,同时还可锻炼宝宝匹配、分类等多方面的能力。
摘自《0-6岁育儿经大全集》 作者:静涛
宝11个月 1076
备孕 夫妻生活 4262
备孕 329
宝1岁9个月 42849
备孕 月经排卵 13684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生男生女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
备孕 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