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知识详情
血常规五分类检查什么 有哪些临床意义
血常规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检查之一,因此了解血常规的检查分类以及临床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血常规五分类检查什么 有哪些临床意义?血常规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检查之一,因此了解血常规的检查分类以及临床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血常规的五分类

五分类血球仪是根据一种流式技术将白细胞分成五群: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检测更准确,五分类可提示原始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核左移,核右移,血小板聚集,异型淋巴细胞,细胞大小不均等信息,提示镜检,降低了异常标本漏检率,在检测参数上也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

五分类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高(妊娠、运动、饮食)、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细菌感染)、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血液病、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恶性肿瘤、药物使用(肾上腺素、类固醇等)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严重的细菌感染、血液病(典型的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性增高(儿童期)、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血液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淋巴细胞减少:解触反射线、药物(抗肿瘤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辐射、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儿童较成人稍高,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生理性增多达15%或更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高:过敏反应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等),临床上还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某些金属中毒、脾切除、癌转移及霍奇金病等。
相关知识
锅包肉

锅包肉

锅包肉        3759

孕中期准妈妈要注意防治阴道感染

孕中期准妈妈要注意防治阴道感染

孕14周+0天        15226

语言胎教有助提升宝宝智力

语言胎教有助提升宝宝智力

怀孕 孕期胎教        864

孕妇患糖尿病如何治疗

孕妇患糖尿病如何治疗

孕妇患糖尿病如何治疗        1104

血HCG检查,神奇之处

血HCG检查,神奇之处

怀孕 孕期产检        26981

热门知识
怀孕可以吃麻辣烫吗

怀孕可以吃麻辣烫吗

怀孕可以吃麻辣烫吗

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

怀孕 临产须知

孕期吃可乐鸡翅的注意事项

孕期吃可乐鸡翅的注意事项

孕38周的胎教重点

怀孕 孕期胎教

眼睛干涩

怀孕 孕期保健

葱油鱼片

葱油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