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育儿管家

绿豆娃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知识
知识详情
妈妈,你忘了我一直坐不住板凳吗

文:孟迁 节选自《上帝也是单亲》

请读故事—

  “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儿子小海听说我要离开大哭起来,“别人的妈妈都和孩子在一起,你为什么不要儿子?”我忍住泪水抱起他,不知和他说什么好。小海8岁那年,我自费留学到奥地利,已经40多岁,明知学不出什么名堂了,但为了给孩子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路,我还是毅然离开了家。
 
  小海15岁那年终于来到奥地利,我决心让他接受欧洲最好的教育。儿子来后马上突击德文。我放下饭店的生意全力照管他,为他准备一日三餐,监督和辅导他学习。小海以笔试和口试双一分的成绩结束了德文班的学业,到奥地利才一年,他就能像土生土长的孩子一样,讲一口流利的德语了。

  那天我去寄宿学校看小海,他又问爸爸到哪里去了,我告诉他爸爸在莫斯科做生意。

  “妈妈,你还想骗我到什么时候?”他双眼瞪着我。我一时愣着哑口无言。“爸爸和女朋友走了,已经这么长时间,人家孩子都有了,你还瞒着我。你还把我当儿子吗?”

  “妈妈是为你好,爸爸总有一天会回家的,何必伤害你影响你的学习。”我哭了。

  “学习,学习,除了这两个字你不知道说别的吗?你和爸爸都读了那么多书,处理事情并不聪明,我为什么一定要走你们的路?”

  后来我卖掉在外省的饭店回到维也纳,小海也从寄宿学校搬回家。又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了。可今非昔比,母子之间那种亲密融洽的关系再也不存在了。尤其使我担心的是小海根本就不好好学习。他开始逃学,白天蒙头大睡,晚上经常是到后半夜才回来。

  丈夫的离去本已使我痛不欲生,儿子的变化更使我如掉到地狱中。那天晚上我偷偷跑到小海常去的迪斯科舞厅。舞厅里烟雾缭绕,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我看到小海在酒台里站着发呆。回到家里我认真思考,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有很大的责任。两年来我一直神志恍惚,对儿子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我必须振作起来。

  小海对读书的话一句也不愿意听。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我的态度非常明确,不读书就得做工,我不养活无所事事的二流子。小海说他在舞厅学放音乐没有工钱。我告诉他,在家里住我供饭吃,别的消费一概不管。对儿子我已经没有别的办法,现在就是逼也要把他逼上一条自力更生的路。

  小海以后再用钱就说借。我担心他酗酒吸毒,怕他去赌钱,更怕他变成只知伸手要钱的公子哥,每次给他钱我都拷问很长时间。有一次离开他的时间较长,我把他的生活费放在一个亲戚手里请她分期发送,结果闹到小海几乎到了断顿的地步,想想真的心痛。
 
  “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在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又听到儿子这样的话!“我那么小你就把我丢给别人,到奥地利不到半年你又把我送到寄宿学校,现在你又像一个刻薄鬼一样对待我。”儿子收拾行装搬走了。临走的前几天,他对我说,他不是二流子,将来会挣好多好多钱,挣钱也不给妈妈花。对他孩子气的话我并不伤心,我希望他赌气做出个样子给妈妈看。后来我几次到他打工的舞厅去,见他耳朵上挂着个大耳机,双手不停地在电唱机前忙碌着。小海终于走上了自立的路,多长时间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年圣诞节前,小海风风火火地让我帮他布置房间,原来奥地利电视台要采访他和他办的舞会。儿子小小年纪应该算是事业有成了,CHINESE(“中国人”,小海的雅号)在他的那个圈子里早就小有名气,开业不久的小海唱片公司生意也算兴隆。他早就忘了挣钱不给妈妈花的气话,总让我用钱就到他那里拿。

  “小海,能理解你离开学校时妈妈对你的态度吗?”拿到公司营业执照那天,我问儿子。

  “理解,理解,破了你培养博士的梦,你是失望加担心。但是你忘了我从小就坐不住板凳,再说有多少博士都改行做生意了。”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呢?你会不会认为小海是在奥地利而你的孩子在国内呢?你会不会觉得孩子还是不管为好呢?而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任何人的道路都是独特的,故事中小海对于考学这条路是稍有偏见的。其实上学和不上学是并行的,两者没有本质上的优劣之分。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在这里讲,是想说明两个问题。

孩子自己也在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当你为孩子感到头疼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明天一定不妙,因为世上的路不是只有一条。再者,孩子的成长是个综合的过程,除了父母的影响,还有同龄人、社会偶像等其他的来自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孩子自己也在探索和成长,并不完全依赖大人的引领。

  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做我们能做到的事情,不需要过分地为谁也看不清的未来担忧,生活会在暗中帮助我们。

教育是帮助而不是塑造

  故事中的母亲有一个很明智的做法,就是逼孩子自立。这是需要一定的明智和决心的。有很多父母也需要这样做,但因为不忍心始终没做到,结果孩子的情况糟得一塌糊涂。
  这位母亲原来做得不恰当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她本身是高知,依据自己的经验她很希望孩子走考学这条路,却没想到反而给孩子的成长制造了不少障碍。教育是帮助孩子做适合他做的事,而不应该按照我们的主观愿望来“塑造”孩子,她应该知道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坐不住板凳”。

相关知识
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

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

备孕 备孕攻略        2095

预防宝宝在餐桌、厨房被烫伤

预防宝宝在餐桌、厨房被烫伤

宝1岁7个月        3184

男女的最佳生育年龄

男女的最佳生育年龄

备孕 备孕攻略        20220

什么时候怀孕容易生男孩

什么时候怀孕容易生男孩

备孕 备孕攻略        38404

热门知识
办理围产保健卡要多少钱

办理围产保健卡要多少钱

妈妈办证 围产保健卡

女人成熟与否的十大标志

女人成熟与否的十大标志

备孕 夫妻生活

男人更容易信任同事

男人更容易信任同事

备孕 夫妻生活

我的生产日记

备孕 夫妻生活

性爱前吃太油腻影响勃起

备孕 夫妻生活